编译/李媛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会继发严重的并发症。年美国儿科学会(AAP)曾发布了一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诊治指南,大大促进了OSAS的知晓率提升和相关研究进展,年AAP对原指南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修订,我们学习一下修订后的指南提出了什么诊疗建议。

儿童OSAS指的是睡眠中的呼吸异常,特点是持续的上气道部分阻塞和/或间断的完全阻塞(阻塞性呼吸暂停),影响睡眠中的正常通气和正常睡眠周期。

OSAS发病率在1.2%~5.7%之间,危险因素包括腺扁桃体肥大、肥胖、颅面部畸形和神经肌肉病变,本文仅讨论前2种危险因素,其中肥胖的定义是BMI95%同性别同年龄儿童。

OSAS可能出现的症状:经常打鼾(2次/周)、睡眠中呼吸费力/鼻息声/呼吸暂停、遗尿(特别是继发性遗尿)、睡眠喜坐位或颈部过伸、紫绀、睡醒后头痛、日间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下降等。

查体可见的体征:消瘦或超重、扁桃体肥大、腺样体面容、小颌畸形/下颌后缩畸形、高腭弓、发育停滞、高血压等。

▼建议1:OSAS筛查

常规体检随访时,医生应该询问孩子有没有打鼾的情况。如果有,或者发现孩子存在OSAS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则应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几乎所有OSAS患儿都会打鼾,但是这一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每次体检随访中询问打鼾的情况是很容易完成的OSAS筛查,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偶尔因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出现的打鼾意义不大,但是每周打鼾至少3次或者出现OSAS症状体征者则需引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dhlzmb/10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