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白癜风专家会诊 http://m.39.net/pf/a_5777843.html

邢大夫,我一朋友,年轻时得了心肌炎,现在是心衰,肝脏也有问题,这种病中药能治疗吗?

邢医生,小孩子肌张力低,能不能治?

邢医生,我弟弟18岁,脸上一直长痘痘,喝中药能治吗?

邢仙,我最近患了盆腔积液,中药能治好吗?

邢医生,宝宝三个多月,一直感冒,昨天下午拍片说是肺里有痰比较深,医院让住院输水,宝宝太小了,不想输水,那像这种情况不输水吃中药能好吗?

邢医生,结肠炎能治吗?打呼噜能治吗?

邢医生在吗?我一邻居让我问问你,痔疮中医能治不?

邢医生你好,膝盖用力时酸软,早期的,能治好吗,从前找你治过失眠……

类似上面的问题知周隔不了几天就会被问到一次,要么问一个病名,要么说一个指标,要么说一个症状,然后就问“中医能治吗?”

当然还有下面这种情况:

邢医生,我顽固性失眠,找你是慕名而来,我同事的失眠在你这里看好了……

邢大夫,我高血压三年了,听说你高血压治的不错,所以就挂号来找你了。

邢医生,听说你会治牛皮癣,我也想找你治治……

类似上面的情形,知周在门诊上容易碰到,听到这样的说法,知周内心总是有点忐忑,原因下面分解。

所以本期的题目是:中医是这样看病的。“看”者,看待、诊断、治疗之意也。“病”者,疾病、病人二者均在其中。

一、中医只是在“调理”

当然这个“调理”不是大家通常说的,我身体没啥事,就是来调理调理。

这里的调理是指调“阴阳”,这个不是知周瞎胡掰,《黄帝内经》是这么说的。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黄帝内经》

通俗的说,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发现人体虚实、寒热、表里存在的偏颇,然后用药来纠正这个偏颇,让这些偏颇达到相对平衡就可以了。

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黄帝内经》

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黄帝内经》

写到这里,聪明人开始懂了:哦,中医治病就是纠偏,哪里偏了纠哪里,纠到不偏就可以。

所以罗大伦博士有本书叫《阴阳一调百病消》,“阴阳只要一调,疾病立刻就消”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说的大致是这个道理。

二、为什么是调理到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

病是人生八苦之一,也就是说病是人生在世的其中一个必备属性。农谚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也是这个意思。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所以不要贪求不生病,那是妄想。但想办法让自己的身体更舒服、更强壮一些是可以的。所以中医能做的事,就是纠正病人身体存在的偏颇,使之尽量恢复正常,减轻一些痛苦。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医生自己也不能例外,作为医生也只能是随缘尽力帮助病人罢了。俗语说“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就是教人明白这个道理,到了疾病要加重的时候,到了生命要结束的时候,往往会不论年龄、不讲身份。

只有明白了上面这些道理,我们在求医治病时,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更“正常”一些。

三、还会有人总是问,这病中医到底能不能治?

(一)、中医其实不治病

中医并不过多的重视疾病的诊断,不像西医,西医严格来说不诊断出病名是无法用药的。

通常来讲,中医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dhhyy/1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