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憋气为主诉的儿童诊断为腺样体扁
打呼噜憋气为主诉的儿童诊断为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可以吗? ------应先除外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打呼噜憋气为主诉的儿童诊断为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并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越来越多,但其中少数患者术后症状不但没有减轻甚至加重,令患儿家属痛苦异常,医生疑惑难解。 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杨怀安教授在此答疑解惑愿与您分享个人经验: 病例.患儿男,3岁,以“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2年”为主诉,医院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建议行腺样体切除术。患者辗转来我中心,入院后行PSG监测结果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低氧血症(CSAHS),上呼吸道3DCT示腺样体肥大阻塞气道3/4,其余部分未见狭窄,脑电图未见异常,查房意见不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家属抱着侥幸心理强烈要求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前请儿科会诊并充分评估说明不良预后的情况下做了腺样体切除术,术后症状不但没有改善并加重(术后PSG监测亦证实)。此案例充分说明了为什么“少数患者术后症状不但没有减轻甚至加重”的原因。 对以打鼾憋气为主诉的患儿,诊断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还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呢?如果诊断为腺样体(扁桃体)肥大,1.医生容易获得明确的诊断,丧失寻找造成打呼噜憋气的其他阻塞原因。2.缺少诊断儿童OSAHS的概念,术前不做PSG监测,也就不能除外混合性甚至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疾病,会造成误诊误治,后果严重。 对此类患者我中心把PSG检查、上呼吸道3D-CT做为必要检查项目,首先确定疾病诊断,如儿童OSAHS、CSAHS或MSAHS;其次是确定病因诊断,如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舌根扁桃体肥大等;在排除中枢性或混合性疾病后,最后确定手术治疗方案。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打呼噜憋气,扰乱儿童睡眠结构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主要症状以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张口呼吸、反复惊醒、遗尿、多动等,严重者可发生认知缺陷、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发育不良等。其中多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原因为腺样体肥大和或扁桃体肥大,通常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可达到治疗目的。还有少数为混合性或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HS或MSAHS)患者,约占1-5%,年龄越小出现的比例越高,其中部分伴有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如果把这部分患者诊断为“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进行手术治疗,其结果自然是疗效不好,有报道说解除上气道阻塞有助于改善症状甚至纠正CSA事件(前面的病例不但没有改善症状,并且加重了!请分析原因),术前需让家属充分认知病情和手术目的,这样有助于降低疗效期望值,也能避免误解和纠纷,甚至医疗事故。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rhzdh/2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是否被打鼾困扰着打鼾是病吗我们又
- 下一篇文章: 打呼噜睡不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