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后果是致残或致死(比如糖尿病眼底病变可以致盲)。糖友们如何做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请做好以下8点。

01

控制好血糖

要注意长期、稳定、安全、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长期指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两天的高血糖导致的并发症,要长期控制血糖。临时控制一天两天血糖,而大部分时间没有控制血糖,这种做法是没有用的。只有长期控制好血糖,才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缓并发症的发展进程。

02

保证有效控制

血糖控制不到位(比如虽然天天用了降糖药,但血糖还是很高)最后造成并发症发生。药物不是越贵越好,选择降糖药应科学、合理,并根据病人不同的体型、经济条件,年龄、生活状态等选择更适合的药物。

03

避免血糖波动

不要一下血糖非常高,然后一用药血糖又很低。如果血糖波动大,加上血糖持续高,会加重并发症发生。反反复复低血糖可以使人出现认知障碍,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要宽松一点儿,切记老年人的治疗更强调安全性,不要让病人发生低血糖。

三、控糖降压两不误

糖尿病病人中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合并高血压,无论是眼底病变,还是肾脏病变,血压一高,眼底和肾脏的病变就恶化了,因此,糖尿病病人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一般要求糖尿病病人的血压控制到/80毫米汞柱或者/85毫米汞柱以下。年纪大的人,血压控制在/85毫米汞柱左右比较合适。控制高血压也需要时间长、有效且全面。

什么是全面控制血压?比如每天早上的血压很正常,下午的血压不正常,那不叫全面控制,要全天每个时间段的血压都控制得比较理想,才算是长时间全面控制。

比如有的病人服用一种降压药血压控制不好,那就要用两种降压药,两种降压药不行,可能就要用三种药。联合用药时要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把药物的安全性发挥到最好,把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四、纠正血脂异常

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病变)与脂代谢关系密切,大概3/4的糖尿病病人有血脂异常,最常见的是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严格意义上细分一下,同样是高胆固醇血症,要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此外,还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如有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或血脂异常,过去有没有心肌梗死、冠心病、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以及吸烟史等)制订控制目标。

危险因素越多的病人,越是要严格控制血脂和血压。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言,如果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调整降到2.4mmol/L以下;如果有危险因素,要降到1.8mmol/L以下。根据危险因素的多少,调整治疗方案。

五、控制体重

肥胖者容易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而且还容易患呼吸暂停综合征。很多肥胖的人在夜里睡觉时容易打鼾,打鼾以后,人体的呼吸就会停止,造成严重缺氧,缺氧会引起和加重胰岛素抵抗。肥胖者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六、必要时就服药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医生提倡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这些药物及早和长期应用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变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如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脂肪肝以及有蛋白尿者。

年纪大的糖尿病病人和病程长的糖尿病病人中仅仅出现血糖高这一种现象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都是同时有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蛋白尿或者其他健康隐患,这种病人都要全面控制各项指标以及应用阿司匹林这类抗血小板药物。

如果阿司匹林过敏,则可以改用氯吡格雷。当然,如果口服阿司匹林引起出血,则需要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停用阿司匹林及改用其他药物。

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对糖尿病并发症影响很大,对心血管、脑血管、下肢血管、眼底都影响很大,因此,吸烟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戒烟。吃的食物不要太咸(食物太咸对血压有影响),注意清淡饮食。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八、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比如同样是有糖尿病并发症,每个人的危险因素和年龄不一样,通过评估危险因素,选择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了并发症的病人也不用紧张,与医生一起讨论,看看采取哪一种治疗方法更合适自己。把握整体治疗原则,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另外,还要加强血糖监测,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不要使血糖波动太大。定期复诊、积极实时地调整治疗方案以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等举措都很重要。

防治并发症,每个环节都要做好,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了,都会导致整个治疗方案的失败。医生、病人和家属要共同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来源:糖尿病之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zmzdhl/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