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一晚上打呼噜呼吸暂停100次医生
42岁男子体重近斤,呼噜打得震天响,一晚睡眠呼吸暂停多次,血氧饱和度最低仅为28%,随时可能在睡梦中猝死。 像这样的病人,浙医二院耳鼻咽喉科,每天至少接诊8-10个病人。 打呼噜也可能要人命?浙医二院耳鼻咽喉科袁晖副主任医师提醒,尤其是鼾声不均匀,最好做个睡眠监测。 呼噜打着打着没了呼吸9月22日上午,42岁的陈先生早早就等候在浙医二院余杭分院耳鼻咽喉科诊室外。因为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他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晚上鼾声如雷,还经常打着打着没了呼吸,继而猛地憋醒,把爱人吓得不轻。 人到中年,陈先生的身材也像了吹气球。身高不到1米7的他,体重已近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网络图 “晚上睡觉打呼噜,我总是被老婆踢醒,白天犯困,有时开车等红灯时也会睡过去,经常感觉胸闷、气喘、心悸。” 前两天,医院做了个睡眠监测,结果把他自己都吓坏了,一晚上呼吸暂停多次,最长一次暂停了近1分钟,血样饱和度常人为%,他最低时只有28%,提示身体严重缺氧,随时可能在睡梦中猝死。 打鼾的原因很多,困扰陈先生的还有“三高”,眼看问题棘手,医院马上为他组织了多学科联合会诊。 “经过讨论,我们建议陈先生晚上睡觉时,佩戴无创呼吸机,并严格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以尽快减轻体重,同时给予降糖、降血压、降血脂等方面的综合治疗。”袁晖副主任医师说。 最小的睡眠呼吸暂停患儿仅3岁“平时,像陈先生这样的病人不少,浙二每天至少接诊8-10个,而从今年1月到8月,浙医二院余杭分院共接诊例患者,最小的3岁,最大的93岁,平均年龄33.1岁。患者中男性有位,女性有99位,10岁以下患儿有位。”因为平时碰到的患者太多,作为浙医二院余杭分院耳鼻咽喉科执行主任袁晖,他还特地去做了统计,他发现,这多位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平均为27.1,儿童患者中,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BMI正常值应在24以下,这说明肥胖和睡眠呼吸暂停有很大关系。” 最近,袁晖副主任医师刚为5岁的“小胖墩”小明,切除了双侧扁桃体和腺样体。小明从小就爱吃各种甜食,家人觉得孩子胖点才健康,并没有在意孩子超标的体重。2岁时,小明就开始出现鼻塞,睡觉时总爱张口呼吸,呼噜声比大人还响,一次感冒竟然导致他急性呼吸衰竭,医院抢救。 “小明入院时,我发现他已经出现了典型的‘腺样体面容’,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嘴唇肥厚。肥大的腺样体扁桃体,几乎堵塞了整个后鼻孔。”在睡眠中心经过一夜的多导睡眠监测,袁晖发现,小明每小时呼吸暂停12.9次,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只有75%。 手术后,袁晖副主任医师叫来孩子父母,希望家人能够帮助孩子控制体重。 呼噜声时高时低要看医生“打鼾、睡眠时被憋醒、晨起头痛、白天嗜睡等,都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表现,长此以往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性功能减退、智力下降等,严重者甚至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夜间猝死。”袁晖说。 而像小明这样,睡觉时长时间张口呼吸的孩子,可能造成日后脸型的永久性结构改变,比如上唇过短、上牙过长、牙列不齐,整个脸型也会变长变窄。 “生活条件好了,肥胖的孩子也在增多,肥胖导致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进而长期打呼噜睡眠不好,尤其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我接诊的患儿中,许多人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性格冲动、学习能力下降。”袁晖副主任医师说,鼻炎、中耳炎等其他健康问题也可能跟着来。 网络图 睡觉打呼噜很常见,那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就医呢? “如果呼噜明显,尤其呼噜声时高时低,听起来像是火车过山洞,伴有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医院检查,建议做个睡眠监测。”袁晖提醒,如果一小时睡眠呼吸暂停达到5次以上,或一晚上暂停30次以上就属于病态,需要及时就诊。 专家介绍袁晖 浙医二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年委员。熟练掌握耳鼻喉咽喉科常见病,急危重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内窥镜及显微镜下鼻-鼻窦及咽喉部良性及早期恶性疾病的微创手术,以及晚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曾主持省卫生厅科研项目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自然基金项目一项。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滨江院区),周三上午(国际医学中心),周三下午(余杭分院),周五全天(解放路院区)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zmzdhl/2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打呼噜不仅制造噪音,而且增加健康风险
- 下一篇文章: 警惕鼾声背后暗藏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