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哪些情况需要洗手?

A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接触易感染的部位前,接触污染或可能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具体包括:外出归来,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等),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照护病患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如厕后,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接触快递包裹后,前往医疗机构后等等。

Q

如何正确地洗手?

A

首先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再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搓至少20秒。具体洗手步骤如下:

第一步(内)洗手掌: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揉搓手腕,双手交换进行。

然后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手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将其关闭;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要防止手在擦干过程中再次受到污染。

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部卫生;但日常仍以洗手作为主要预防手段。

Q

咳嗽、打喷嚏时应该怎么做?

A

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能够传播细菌或病毒,进而传播疾病,即便是健康人打喷嚏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中也可能携带细菌或病毒。

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尽量避开他人,用纸巾遮掩口鼻,将纸巾扔入垃圾桶后及时洗手。如果来不及准备纸巾,可弯曲手肘尽量贴近脸部遮住口鼻,防止飞沫四溅。

资料:《市民新冠防疫80问》

编辑:尉澜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这里的“团”药模式提速代配药效率10倍→

出院出舱人员要做好7天居家健康监测和检查

新生儿提前“发动”,普陀民警打通生命通道

共同守护“大家”,为普陀这群“美容师”点赞!

“艺”同抗疫!快来普陀这里“大饱眼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zmzdhl/1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