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62413.html

打鼾,又叫“鼾症”,俗称“打呼噜”,是由于气流通过狭窄或堵塞的气道时,软腭、咽腔壁、会厌、舌等咽部组织结构的高频率振动产生。大多数人认为打鼾很常见,有人打鼾打了几十年也没啥毛病,所以在潜意识里一直觉得打鼾无所谓,甚至还有人将打鼾当作是睡得香的表现。然而在庞大的打鼾人群中,有一部分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leepApneaSyndrome,SAS)。据调查统计,约有20%~30%的人会打鼾,而SAS的发生率为4%~10%。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65岁以上更是高达20%~40%。SAS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造成缺氧并损害多个器官。

35岁的赵先生是一名司机,最近感觉白天昏昏沉沉,总想睡觉,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甚至在开车时也会犯困,必须睡一会才能继续开车,自己也觉得非常危险。经朋友介绍,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神经内科邹小冬副主任医师经过详细的问诊发现患者夜间打呼噜很严重,并且体型肥胖,在排除头颅器质性疾病之后,考虑患者可能存在SAS,建议行多导睡眠监测。患者在神经内科病房进行了该项检查,结果显示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后患者在佩戴经过调试的呼吸机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什么是SAS

SAS是指每晚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可分为阻塞性、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和混合性三种,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最常见的类型。

打鼾与SAS的关系

打鼾在医学上根据其症状的轻重程度分为3种类型:

1、在某些情况下轻度一次性打鼾。如身体过度疲劳或过量饮酒,

特别是仰卧睡眠时发生。这类打鼾对身体健康几乎没有损害。

2、习惯性单纯性打鼾。这类人群虽常年习惯性打鼾,但尚未并

发身体器官的损害,必须及时预防。

3、即SAS。这类打鼾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需要及时治疗。

SAS易发生的人群

1、年龄:随年龄增加,SAS的发生率增加,50-70岁的就诊者最多见,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增加,各种器官功能减退,咽部肌张力降低所致,一般认为在普通成人群众,睡眠呼吸紊乱的发生率为4%左右。

2、肥胖:肥胖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60%以上的SAS患者肥胖。肥胖者脂肪增多导致咽腔体积缩小和上气道内负压增加,颈部脂肪对咽部的直接压迫及肥胖导致肺功能残气量减少与SAS的发生有关。

3、性别:俗话说:"十男九鼾"。据调查,男性SAS的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3倍,国内外报道在睡眠中心就诊的患者中,男女比率高达9:1。目前研究认为雌激素对女性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4、遗传:SAS具有家族聚集性和种族差异性。肥胖有家族倾向,而非肥胖者可能有颌面结构异常、上气道狭窄和悬雍垂肥大等问题。

SAS的危害

SAS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造成间歇性缺氧、睡眠结构破坏从而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多脏器早衰;严重病例可于睡眠中窒息死亡。年一项纳入例样本的前瞻性调查研究显示,患有睡眠呼吸障碍的人群和没有患睡眠呼吸障碍的人群相比,其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为13.13%,而没有患睡眠呼吸障碍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风险不超过4%。

SAS的治疗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SAS的“金标准”,一旦确诊,在充分评估后,可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较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方面:

保守疗法包括:(1)减肥、加强锻炼、戒除不良生活习惯;(2)积极治疗可引起SAS的内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终期肾病、癫痫、心血管疾病等有关的内科疾病;(3)可服用普罗替丁和甲羟孕酮等药物治疗;(4)应用口腔矫正器及口腔正畸治疗;(5)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治疗,此法是目前治疗重度SAS的最佳手段。

手术疗法则包括悬雍垂软腭咽成形术、耳鼻喉科手术以及正颌外科手术等。

SAS的预防方法

1、增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避免烟酒嗜好,因为吸烟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加重,饮酒加重打鼾、夜间呼吸紊乱及低氧血症。尤其是睡前饮酒。

3、对于肥胖者,要积极减轻体重,加强运动。

4、鼾症病人多有血氧含量下降,故常伴有高血压、心律紊乱、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要重视血压的监测,按时服用降压物。

5、睡前禁止服用镇静安眠药,以免加重对呼吸中枢调节的抑制。

6、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尤以右侧卧位为宜,避免在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上气道堵塞。

7、术后的患者要以软食为主,勿食过烫的食物。避免剧烈活动。

总之打鼾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带来的危害却是不可小觑的,经常打呼噜不仅会给人的睡眠质量造成影响,还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因此在生活中对于打呼噜一定要积极治疗、预防。我院睡眠医学中心是多学科诊疗团队,在神经内科张震中主任的带领下,已为无数睡眠障碍患者解除了痛苦。我们的优势是能够全面细致的对睡眠疾病患者进行监测、诊断,并对睡眠疾病及其共病制定合理而全面的治疗方案,尤其是采用了中西结合特色技术,减少了西药治疗的副作用,提高了诊疗质量。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来门诊咨询、就诊。

专家介绍

张医院,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神经内科主任。国家中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睡眠医学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分会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

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周二上午(翠苑院区)

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周二下午(翠苑院区名医馆)周四上午(翠苑院区名医馆)

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周五上午(之江院区名医馆)

邹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Ochsner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微循环神经变性病专委会脑积水学组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委员会青年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

神经内科:周五上午(翠苑院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kszdh/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