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医生提醒千万别
白癜风可以医治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2月1日 医院召开记者会 公布最新发现 院方近期在某些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这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00:59据深圳市三院副院长刘映霞介绍,该院肝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做进一步分离病毒的研究。提醒广大市民,戴口罩的同时,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如何科学正确地洗手 下面这些要记好! 01 洗手时机很重要! 先来看看哪些时候必须要洗手吧! 准备食物,接触生肉等;饭(进食)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后,医院或接触病人后(前);做完扫除工作之后、处理垃圾;户外运动、作业、购物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抱孩子之前,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接触宠物后。 准备工作不能少! 02 洗手一定要用流动水,不要用盆水,搓揉时间至少要20秒以上。不能仅仅只用清水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才能有效去除病原菌。 如果使用肥皂,肥皂应保持清洁和干燥。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洗手液,如使用替换装,每次分装前要将容器清洁消毒;当皂液有浑浊或者变色时,应更换。如果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请留意产品说明中“开瓶后使用”的有效期,一般开瓶后的使用期限不超过30天;洗后的手不要在衣服上“蹭”干,提前准备好干手巾或烘干机。 03 七步洗手法 1 洗手掌 2 洗背侧指缝 3 洗掌侧指缝 4 洗指背 5 洗拇指 6 洗指尖 7 洗手腕、手臂 常见误区要不得! 04 误区1 所有洗手液都能杀菌 洗手液主要分为普通型和抗菌杀菌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洗手液都有杀菌作用。在抗菌杀菌型洗手液中,抗菌型有杀菌作用,但杀菌率比较低,一般是大于90%就可以起到抗菌作用,而杀菌型洗手液要求对目标菌杀菌率达到99.99%。 误区2 用免洗洗手液代替洗手 使用免洗洗手液,始终会有物质留在手的表面,所以平常尽量少用,最好还是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洗手。此外,还有不少人就餐前直接用“省事”的消毒湿巾代替洗手。专家指出,湿巾不能代替洗手,湿巾再怎么反复擦手,也无法去除皮肤表面的细菌。 误区3 洗手液用得越多越好 很多人生怕洗不干净,所以按出大量洗手液在手上,洗的时候使劲揉搓。事实上,这样的深度清洁会损伤皮肤,使皮肤不但留不住水分,还更容易让病菌侵入。 误区4 用洗手盆洗手 很多人认为,使用洗手盆洗手,手也能洗干净。其实经过反复洗手后,洗手盆里的水已弄脏了。用脏水洗手,手仍然是脏的,根本达不到洗净手的目的。甚至还有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手被污染的程度就更为严重。 误区5 洗手后用毛巾干手 洗手后应自然干燥或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毛巾容易潜藏病菌,易使洗净的双手沾染病菌,更不要用公共毛巾。 误区6 晾完衣服不洗手 脏衣服和洗衣机里面的细菌,会在洗涤过程中沾染到衣物上。晾衣服的过程中,双手很可能沾上这些细菌,衣物经过紫外线照射最终能达到消毒目的,手却常常被忽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kszdh/11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震惊香皂比洗手液更易滋生细菌人民资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