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不恐慌,相信国家,做好个人防护。

整理了一份全面的防护手册,文很长,建议大家一定要收藏转发给朋友让大家看到。

说之前先说一个概念,什么是疫情共存?

共存的本质是:绝大部分人感染。

在疫苗的人工免疫和反复感染的自然免疫下,形成相当程度的对重症(注意,不是感染)的免疫力。

延缓这个过程,减慢整个社会的感染速度,尽可能保护高危人群,是共存的关键。

而共存最终要成功,则需要否认疫情。除身中疫易,除心中疫难。这不完全是自欺欺人。

只有否认疫情的存在,才能恢复安全感,也才能最大程度减轻对后果的道德负担,才能恢复「常态」。

1、防护手册第一步,疫苗。

三针必打!三针必打!三针必打!重要的事恨不得说三十遍,老人要打,小孩也要打,之前要求的是三岁以上的小朋友打,但我听说很多小朋友上幼儿园之前已经打完了,这个各位家长自行决定。

我小孩不到三岁,我是准备出差回去去打了,其他的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说过,可以再看一遍。

2、防护手册第二步,口罩。

临床上都是标准的是医用外科口罩,不用非买N95,很贵,对普通人来说很奢侈,毕竟这可能是长期的一个投入。

口罩的选择很多,大家记住,只要符合YY-国家标准的就是普通人用最合适的口罩,兼顾了透气性和防护性。

另外还有个很严肃的事:口罩只要用过了,它就是被污染的,是感染源!!不要再去摸了。

很多人口罩取下来放兜里,过会又戴上,如果这个时候口罩已经污染了,那这个神操作下来,你整个口罩内外都污染了,就不要再戴了。

用完就扔了吧家人们。

3、防护手册第三步,消毒用品。

消毒优先级:手快递包环境。

建议大家买一个自动泡沫洗手液机,可以在不接触的情况下给手上抹洗手液。

还有快干消毒液,最好是70%左右酒精的,这个可以多备一些,入户的地方要有一瓶,然后随身携带一瓶,买3M爱护佳或者洁芙柔就行,医院基本都用这些。

4、防护手册第四步,入户缓冲区。

这个看各人家里条件吧,就是上面的操作进门前搞一次,我家小,进门就是客厅,这个就放弃了。

贫穷是原罪啊。

5、防护手册第五步,电梯等公共按钮。

我已经看到无数人,用手机去替代手指按电梯按钮,属于迷惑行为。

我一天洗手20次,但我不信你经常洗手机。手机按了电梯按钮,被污染,然后又跟手接触,还要贴脸,还要放兜里,这是大大增加传染概率,而不是减少。

最实用简单的东西就是用纸,按完了丢掉。

如果手头没有纸,可以用小指的指关节去按,这个部位用的次数很少,玩手机也用不上,别抠鼻屎和耳屎就行,过后消毒液消消毒即可。

6、防护手册第六步,药品。

疫情共存下,要扛过感染,有两种药是基本的: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泰诺或者其他),布洛芬。

成人用片剂、胶囊,儿童用口服液。不能同时一起用,但是如果其中一种用了没有效果,在间隔4-6小时的情况下,可以换用另外一种。

这两个药是副作用较小的解热镇痛消炎类药物,称为NSAIDs类,不针对病毒本身,其实是缓解症状、减少反应的目的,大部分类似疾病也是靠这个原理来进行治疗,帮助身体渡过难受阶段。这个病本身就是靠自身免疫力对抗病毒,但是,有些人这个过程会非常颠簸,所以需要这类药。

其他还有一些NSAIDs类,例如双氯芬酸,实在买不到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情况下替代,但副作用要大一些。

至于连花清瘟,有舆论争议,但我个人也常备几盒,其实挺好的,我有一点呼吸道不适的时候都会服用。但是前提是,把上述两类药先准备好。

新冠和一些其他病毒的感染,有时候会导致腹泻呕吐,反复腹泻呕吐还是很难受的,而且可以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后者可以导致严重问题。一方面,可以常备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比如蒙脱石散、次水杨酸铋剂、洛哌丁胺等,可以明显缓解腹泻症状,另外,可以准备一些口服补液盐,拉肚子拉得厉害了可以口服来补充水和电解质。小儿口服补液盐即便在平日也是必备药品。

另外就是,各种自身个体疾病的药物,比如慢性病患者自己的药,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留够一个月以上的存量,甚至更多,因为你很难预测就医的门槛会不会因为各种原因,主动或者被动的抬高。

7、防护手册第七步,在线问诊和买药。

这个因为各地不同,医院有没有对应的app或者小程序,我说一个,美团APP,上面可以问诊,可以开处方药,还能送药上门。医院的医生和医师,之前有个医生测试过,以患者身份测试过对方,是真医生。

8、防护手册第八步,正传检测与就医。

这里照抄一下网络上的:

这个很难给个普适性的建议,只能作为参考,条件允许一定要立即就医。

检测的话,放开后,感染肯定会激增,这个时候去监测点检测风险也随之变得很高,所以建议,每家都自备一些「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因为产地就是国内,价格比外面可以低至几十上百倍,非常划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dhlzmb/1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