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可思的产品规划大多从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出发。公司会通过消费者访谈、竞品分析等方式,研究国内市场的母婴人群需求和供给侧缺口,“如果市面上的畅销品只是在打概念,就值得我们去重做。”

作者

黎佳瑜

这是「新商业情报NBT」报道的第家创公司

《新商业情报NBT》获悉,婴童洗护品牌「戴可思Dexter」近日完成了超万元B+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金鼎资本、老股东祥峰投资、拉芳基金跟投,资金将用于品牌建设、线下渠道发展和补充运营资金。

「戴可思Dexter」(下称戴可思)成立于年6月,目前主要有护肤和驱蚊两条产品线,主打植物成分、无防腐剂添加。此前在年,戴可思累计公布五轮融资,投资方中包括拉芳家化与挑战者资本。

创始人张晓军毕业于以日化、食品等轻工技术著称的江南大学。在美国进修期间,张晓军从代购生意中发现国内母婴消费市场的缺口:高端海外进口商品很少通过一般贸易进口,更多依靠代购和海淘,平价产品则以国产白牌为主,中等价格的品牌供给相对空缺。

年,张晓军回国创立婴童洗护品牌「夏茵」。但当时的国内市场环境并不成熟,母婴人群消费首先看品牌知名度,其次才是产品功能及功效,因此更偏向国际大牌,对国产新品牌接受度也比较低。加上初创团队的管理问题,项目最终搁置。

这段经历为张晓军创立戴可思打下了基础,包括早期的基础研究成果,已落地的产品配方,原料供应商资源,以及近2万名基础用户。戴可思最初推出的六、七款产品产品,都是在夏茵产品线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反馈升级而来。

张晓军主要负责品牌的产品研发,他告诉《新商业情报NBT》,戴可思的产品规划大多从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出发。公司会通过消费者访谈、竞品分析等方式,研究国内市场的母婴人群需求和供给侧缺口,比如首款产品金盏花面霜,就是针对婴儿湿疹高发的需求所设计,“如果市面上的畅销品只是在打概念,就值得我们去重做。”

「有效」因此成为产品开发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为了确保产品功效、降低市场教育门槛,戴可思会从已经得到科学验证、已投入市场应用且得到消费者认可的成分入手,确定核心成分,并在此基础上研发配方。

于年5月推出的派卡瑞丁驱蚊喷雾是一个代表案例。戴可思团队发现,全球公认、且经过认证的四种驱蚊成分中,派卡瑞丁的安全性最高,美国庄臣等国际企业投入应用已久。该成分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占比高达80%,但由于成本问题,尚未被国内品牌使用过。据此,戴可思推出了首款在农业部备案、以派卡瑞丁为核心成分的驱蚊喷雾。

由于面向母婴人群,戴可思还要在有效的基础上,保证产品足够「温和」。为此,戴可思旗下的核心产品主打纯天然的理念——使用植物原料,且不添加防腐剂。

但为了便于存储,大部分植物原料本身就含有一定的防腐剂。以金盏花面霜为例,在年开发阶段,团队发现国内能够采购到的金盏花提取物要么自带防腐剂,要么活性含量达不到团队要求。为此,团队耗时半年,从数十家海外供应商中筛选符合标准的原料,“我们要保证每一个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就不添加防腐剂。”

据张晓军介绍,戴可思几乎所有原料都来自海外,其中四分之一需要由公司直采,采购周期较长,这提高了戴可思的供应链管理难度,公司要提前半年做销售预测,每月开会两次调整。

海外原料与采购流程也相应提升了成本,为平衡产品定价,戴可思的产品容量与规格都较市面主流参数更小,比如同样做爽身粉,其他品牌多为克,戴可思则是50克。

戴可思与其他品牌的另一个差异在于上新频率。传统母婴品牌会根据季节与品类推出系列产品,一年上新SKU多达数十个,而戴可思每年开发4-5款产品,直到年才首次尝试推出系列套盒。

张晓军表示,这一方面与公司体量有关,现阶段戴可思还难以做到全品类覆盖;另一方面则是受到美妆行业的爆款打法所启发,“新品牌的共性在于,都从一个极致爆款开始建立消费者认知,再不断扩充品类。从电商规律来讲,品牌也应该将资源都集中投入到一个产品上。”

继金盏花面霜之后,戴可思又推出了派卡瑞丁驱蚊喷雾、紫草膏、花朵泡泡洗手液等单品。张晓军认为,戴可思的产品开发节奏有待优化,现阶段的重心不在新品,而在于对现有产品线的迭代和改良:一是围绕用户需求,针对南、北方用户等细分人群丰富SKU,二是对产品包装、肤感等细节进行调整,比如为了延长植物成分的活性周期,从广口瓶改用真空瓶包装。

渠道方面,早期的夏茵以线下为主,张晓军随后意识到,线下渠道的门槛逐年提升,且消费者触达和沟通效率都比较低。因此,戴可思将阵地转向线上,最初与宝宝树等垂直电商平台合作,年,戴可思入围首届天猫新锐品牌大赛24强,开设了天猫旗舰店。

张晓军将KOL与内容种草视为线上引流获客的重要方式。早期的戴可思主要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dhlzmb/1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