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不让做的事,我打赌你每天都在做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m.39.net/news/a_5778321.html 子曰,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出门不知出个门有多麻烦。 最近天暖了,出门的人也多了。好多人卸了劲儿,手套脱掉、护目镜摘掉,甚至有人连口罩都不戴了。就在上周,还有因在植物园里“裸嘴”赏花而被警告隔离的人。 不过,国家卫健委在3月18日也发文说了,在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和通风良好的地方,可以不戴口罩。 自疫情开始以来,我们已经被千万次的普及过防疫知识—— 勤洗手、勤消毒,出门戴好口罩,不摸口鼻和眼睛,与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人人都能倒背如流,但实际上你真能做到吗?复工3周据我观察,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触碰红线,无一幸免。 在采访了5、6、7、8…个人后,我发现很多防疫规范用在生活中,确实“不靠谱”。 那些因犯规而惶恐的人,别害怕,因为你不是一个人! 口罩篇 阳光不能摸口罩?我呵呵了 早知道不能摸口罩外面,臣妾努力了,但真的很难做到。因为口罩很容易歪,说几句话或笑一笑就歪了,戴久了发现调整口罩位置就像扶眼镜一样自然,而且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摸完了。 编辑说:我也发现,口罩和衣服不一样,真不能买太贴脸的,不然很容易在你有面部表情的时候挪动位置。在室内完全可以换成一次性医用口罩,完全不勒脸,可以稍微缓解下想摸口罩的次数。 爱猫的鱼谁能懂眼镜仔戴口罩的苦? 我的眼镜是比较大的四方形,戴上口罩以后正好能压在鼻翼两侧,可能是口罩的密封性不够好吧,没一会儿眼镜就起雾了,得摘下擦一擦。也不是没考虑过换成隐形眼镜,但一想到疫情期间要少摸眼睛,就放弃了。 编辑说:不经常戴隐形眼镜的人,确实不建议在这个时候戴,很容易因眼睛不适而增加揉眼睛的可能性。家里还是要常备一个小框的眼镜,以备不时之需。 消毒篇 EXCO不用手摸手机?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看电视说疫情期外出尽量不要摸手机,回到家后要给手机消毒。不摸手机是基本不可能的,起初我会特意用手指的关节去敲手机屏幕,尽量减少手指摸完手机又摸到身体其他部位的概率,但实在是不好打字啊,后来索性还是用指腹去点了。照这么说来,每天勤洗手还不够,还要勤“洗”手机。 编辑说:手机确实是藏污纳垢的重灾区,就算在平时也要注意清洁。有调查显示,手机1平方厘米就驻扎了12万个细菌,目测一部iPhone上大约有几百万个细菌,PLUS版的细菌也PLUS~所以这步消毒不能省,倒也不用太勤快,每天至少两次吧。特殊时期还是要特别注意一下。 爱巴黎每次摸完键盘要洗手?还要每次洗20s?? 这疫情不仅劳民还伤手!如果严格按照防疫规范说的,每次摸完键盘都要先洗个手再碰其他东西,每次洗手还要洗够20秒,这一天下来手就洗秃噜皮了。以前没觉得20秒有多长,洗手时在心里数秒才发觉,20秒真的好长啊~~~后来买了免洗洗手液,就是图个方便吧。 编辑说:其实免洗洗手液也伤手,毕竟里面含有酒精成分啊,还是多准备点护手霜吧。而且,免洗洗手液是不能代替流动水洗手的哦。悄悄告诉你,唱一首《生日快乐歌》的时间正好20秒。不信你下次洗手时试试。 防护篇 小米弃之也不可惜的一次性手套 复工后,每天一定会摸到很多公共设施,除了电梯按钮,还有单位的大门、卫生间的马桶盖、茶水间的微波炉…...起初听从建议戴了一次性手套,可脱掉的时候很难不碰到手套外面,难度比摘口罩大太多了。索性我只用了一天就丢掉了。 编辑说:既然手套不好用,您还是勤洗手吧。 彼岸花护目镜、双层口罩、防飞沫渔夫帽,让我提前感受到了夏天 洁癖男友每天给我灌输出门防疫的重要性,对病毒“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所以每次出门前都要花半个小时来武装自己。前些日子天气冷还好,最近升温了,这些曾让我引以为傲的装备已经变成了一种对自己的折磨,太阳明晃晃,热汗涔涔淌… 编辑说:医院呼吸与重症科的专家说了,不需要过度防护,尤其在室外通风无人员密集的场所。脱掉帽子享受春光吧。 吃饭篇 隔壁老铁复工后的孤独,是一个人吃饭 平时吃午饭喜欢招呼上几个同事一起去附近下馆子,或是外卖点几个菜凑一桌吃,聊聊办公室八卦、吐槽吐槽家里的事,挺减压的。现在吃饭只能找个离人远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刷手机。偶尔抬起头来和同事对视一眼,又无比默契地低下头继续吃饭。感觉快自闭了。 编辑说: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老祖宗能做到,你咋就不行呢?如果实在寂寞的话,就吃快点吧。 菲菲少点外卖多带饭?为啥麦当劳还那么多人 我是单身狗,平时都是靠外卖养活的,疫情宅家的时候几乎尝遍了所有口味的方便面,实在腻的不行逼自己下厨,每天告诉自己这饭是“亲生的”才咽得下去。复工后听说很多人都带饭,中午羞愧地独自走进麦当劳,发现排队的人可真不比平时少!说好的自己带饭呢? 编辑说:嗯……知道你担心外卖小哥失业,如果每天点外卖,选择大品牌的连锁餐饮公司还是可以的,苍蝇小馆和煎饼摊就戒了吧。 开会篇 张小小为了不聚众,开会基本靠喊 不是说3人以上就算聚众了么~复工以后想在公司不聚众还真挺难的。吃饭的时候可以自己找个安静的地方,但开会就不太容易了…线上会议?本就不大的办公室,就算每人窝一墙角站着,也有回音。到楼道里去,又没信号。放了手机,几个人隔老远坐着,还戴着口罩,音量都不自主地调高了,开个会一屋子人都是旁听。后来放弃了,聚众就聚众吧! 编辑说:只要大家都戴好口罩,没有肢体接触,就不用太担心。不过疫情期还是少聚众,大会改小会,线上沟通为主。 爱美不是错云会议的灵魂,在于镜头感 工作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开20个人的视频会议,想来也算是个难忘的经历。但是...对面的朋友们,这迷之角度是怎么回事??要么离特远看不清人,要么太黑看不到脸,有人干脆把自己切了一半,只露出头顶和天花板...请问你们是找不到镜头感,还是认真的在搞笑? 编辑说:我猜可能是好几天没洗头,所以不敢以真面目示人。20个人视频会议,岂不是,满屏都是脑袋? 交通篇 会飞的鸡上下班开车、骑车或走路?我们社畜不配! 前阵子听专家说,疫情期出门上下班最好选择开车、骑车或步行的方式。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有娃又家远的社畜来说,开车不配,打车嫌贵,骑车嘛…...别的不敢说,30天后保证能收获一双“坚若磐石”的大腿!可是老娘不想要这么结实的大腿啊~~ 编辑说:地铁换打车,交通成本要上涨10倍不止。这笔经济账算下来,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去坐地铁的。坐地铁的风险和钱没了相比,还真不一定能赢。 老顾复工后为了抢停车位,每天要早到半小时 平时我只是偶尔开车上班,因为怕早晚高峰堵车。复工后觉得自己开车更安全,加之路上还不是很堵,本以为会是段逍遥的日子,没想到停车位这么难找!也难怪,大家都是这么想,所以这阵子开车上班的人也多,每天早上都把单位路边停得满满的。我现在很纠结,是早到半小时继续开车,还是换打车或坐地铁呢? 编辑说:如果家比较远,不适合骑车,还是尽量自己开车吧。可以早到早走,错峰上下班。特殊时期特殊处理~ 过瘾篇 小杨我知道不能摸鼻子,但我真的痒! 以前还不觉得,开始每天戴口罩后经常会感觉鼻子痒,特别想挠两下又不敢,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忍不住挠了,挠完要内疚好一阵子。 编辑说:鼻孔和眼睑本来就是皮肤浅层神经细胞敏感的地方,受到外界刺激就容易让人产生痒的感觉。很不幸,口罩就是那个刺激。忍住不挠痒是很难的,真能做到我敬你是条汉子!还是不要折磨自己了,手边放张干净纸巾备着,“隔靴搔痒”凑合一下吧。 零食狗没有奶茶的职场,是不完整的 我和同部门的几个同事都很喜欢喝奶茶。以前正常上班的时候,一周至少有三个工作日的下午会一起凑单点奶茶来“续命”。前阵子隔离在家,到也没觉得特别馋这口,复工一回到办公室,可能是环境给人的联想太强了,就觉得没有奶茶不行!如果午饭和奶茶只能选一样点外卖的话,我肯定选奶茶。 编辑说:虽然很想给你投赞同票,不过特殊时期,要不先用速溶奶茶将就一下?毕竟饭还是要好好吃的。 疫情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你焦虑担忧着的时候,春天就来了。 不妨用轻松的心态调侃下现在的生活,也算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我们今天的互动话题是:有哪些听起来合理,实际却做不到的防疫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明天的专题:家里哪几个地方最容易藏病毒?家居清洁的盲区是哪儿?大家不要错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dhlzmb/11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上海发布疫情防控市民健康科普50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