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彤教授、医院吴寿岭教授等利用同煤研究、开滦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经常打鼾的人,更容易出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瘦人尤其要注意。分析表明,打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和发病率呈独立正相关关系。校正体力活动、食盐摄入量、体重指数、代谢综合征等潜在混淆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不打鼾的人相比,每周至少打鼾3次的人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增加29%~72%。在比较瘦(体重指数24kg/m2)的人中,打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联更明显。另外,在同煤研究有高甘油三酯血症中,经常打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关联更强;而在开滦研究血糖不高的人中,经常打鼾的人也更容易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在不同性别、年龄以及按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分组的亚组人群中,打鼾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独立相关。研究者认为,习惯性打鼾,即每周至少打鼾3次,可用来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尤其是瘦人。总体上,偶尔打鼾(每周打鼾1~2次)与酒精性脂肪肝无关。但在45岁以下人群以及脑力劳动者中,偶尔打鼾的人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也增加。打鼾不仅与脂肪肝有关,研究发现,打鼾还与心梗、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有密切关联。医院赵连成等开展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中年人打鼾越频繁,声音越大,高甘油三酯血症风险越高。医院李卫等基于INTERHEART研究的一项分析提示,与睡觉不打鼾的人相比,每晚睡觉都打鼾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77%。每周至少打鼾3次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不打鼾者的2.7倍,打鼾的男士和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更高。这项最新的研究从同煤研究中纳入人,平均年龄41.4岁,从开滦研究中纳入人,平均年龄52.7岁。同煤研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9.6%。在开滦研究的10年随访期间,人被新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为23.4%。校正潜在混淆因素后,与不打鼾的人相比,所有打鼾的人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和发病率均较高。来源:[1]Self-reportedsnoringisassociatedwith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ScientificReports,9June[2]夏艳杰,周龙,李莹,等.打鼾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关系的横断面研究.中国循环杂志,,34:85-89.[3]XieD,LiW,WangY,etal.Sleepduration,snoringhabitsandrisk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Chinapopulation:resultsoftheINTERHEARTstudy.BMCPublicHealth,,29;14:.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30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长按图片,显示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wsmdhl/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