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您做到了吗厦门日报
北京酒渣鼻医院专家 http://liangssw.com/jiepai/13124.html 新冠肺炎、流感等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防控) 及室内通风换气、 家庭和个人卫生越来越受到重视 手与外界接触最为密切 传播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就多 专家提倡: 百姓要像医务人员一样 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 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七步洗手法 七步洗手法是医务人员常用的洗手方法,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可以清除手部污物和病原体,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1.内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外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3.夹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弓 第四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5.大 第五步:洗拇指。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立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腕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特别注意 要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洗手总共揉搓时间应大于15秒。 洗手的几个误区 1.不愿洗手。总觉得自己“抵抗力强”,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 2.单纯“水洗”。不用肥皂或洗手液,单纯“水洗”,不能有效去除手部污垢,大量病原体还停留在手上。 3.洗手时间过短。洗手揉搓不少于15秒,洗手时间短、冲洗遍数少,对去除病菌作用不大。 4.以擦代洗。用湿纸巾擦手代替洗手,效果不如流动水洗手。 5.用盆接水洗。用盆接水,洗手时盆里的水已经脏了,甚至多人合用一盆水,会导致交叉感染。 6.洗手过于频繁。会对手部皮肤造成伤害,若手部有裂口,皂液会渗透到裂口,造成感染。 7.共用干手毛巾。应该用一次性干手纸或一人一条毛巾,用后及时清洁并干燥。 我们何时要洗手? 1.咳嗽打喷嚏后; 2.去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接触公共设施、钱币后; 3.摘戴口罩前后; 4.护理患者后,如接触患者皮肤或衣物、给患者喂食、喂药、擦身、量体温、协助患者刷牙、更换假牙、大小便等; 5.抱孩子之前,接触动物后; 6.吃饭、吃药前,大小便后。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陈莼综合厦门市疾控中心 编辑:曾欣悦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wsmdhl/11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疫情防护指南场所篇
- 下一篇文章: 防疫科普丨新冠肺炎居家预防性消毒9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