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熟睡中打鼾,以为是孩子睡的香的表现,甚至孩子出现张口呼吸,可能都没太在意,直到孩子出现频繁感冒,医院就诊时,才被有经验的医生发现孩子有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不仅仅引起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而且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长期打鼾,实际上是一种大脑的慢性乏氧,长时间的打鼾会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甚至性格的改变。家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小小的腺样体肥大,竟然有这么多危害!

因为我本人是小儿内科医师,日常工作中,因感冒就诊,查出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太多了,这篇文章旨在帮助家长朋友们,对腺样体肥大有个基本认识,如具体涉及到的手术内容,还需要咨询耳鼻喉科医生。

先来了解一下儿童常见打鼾的原因

位于鼻咽顶后部的咽扁桃体,是咽淋巴内环中四大扁桃腺群之一,目前文献中常被称为腺样体。腺样体作为呼吸道第一道防线,在正常儿童中2-6岁时会出现生理性肥大,2-7岁达到最大,厚度可达鼻咽腔宽度的1/2,并保持至8-9岁,10岁开始萎缩,15岁左右时达成人状态,厚度占鼻咽腔的1/3。各种病因导致腺样体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的相关症状,称为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有关,严重时可伴随听力受损、肺动脉高压等。

腺样体在哪里?

腺样体肥大为何会打呼噜?

腺样体肥大了会如何?

会引起呼吸道局部症状:可出现听力减退、耳鸣、鼻塞、流涕、咳嗽、打鼾、张口呼吸及长期张口呼吸导致的“腺样体面容”(adenoidface),全身症状包括营养发育不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夜惊、磨牙、遗尿等。

全身症状:可导致孩子生长缓慢,睡眠质量一旦下降,势必影响生长激素释放,影响儿童骨骼发育。

智力发育落后: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发现,儿童打鼾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他们挑选了名年龄8-10岁的在校儿童,发现经常打鼾的儿童在算术、拼写和自然等科目上得低分人数要比不打鼾的儿童多3-4倍。

如何确诊?

常用辅助检查包括纤维鼻咽镜、电子鼻咽镜、鼻咽部X线侧位片、CT、MR等方法。对于配合度高的小儿患者,鼻内窥镜检查优势在于能直观判断腺样体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相关性,同时也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金标准。

如何治疗?

1.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与生理盐水组(对照组)相比,持续8周按mg/d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滴鼻剂滴鼻,76%的患儿可以无须通过手术来解除呼吸道阻塞。对合并尘螨过敏患儿,合理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滴鼻剂和西替利嗪同样可显著减少腺样体肥大导致的气道阻塞症状。同样,倍氯米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均可减少腺样体大小从而改善鼻塞症状。

现有证据表明,糖皮质激素可能显著改善有鼻塞症状患儿肥大的腺样体。但治疗安全性、长期疗效证据均有限,同时目前仍缺乏随机对照试验来支持使用倍氯米松作为腺样体肥大的一线治疗方法。

2.手术治疗(就诊时具体需要用哪种手术方式,遵从耳鼻喉科医生意见)

手术适应症有:

引起张口呼吸、打鼾者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形成腺样体面容者

导致鼻、鼻窦炎反复不愈者

手术方法按照手术路径及原理分为间接喉镜下吸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鼻内镜下微型电动切割器腺样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口鼻联合进路腺样体微创手术、耳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微波消融术、纤维鼻咽镜下激光凝固术。与其他方法相比,内镜辅助鼻腺样体切除术因更高的有效率,是腺样体肥大的手术的首要方法。但不管采用何种手术方式,均可能出现相关并发症,除常见手术并发症如出血、麻醉风险、术后感染、粘连外,还可有腺样体残留、手术后复发腺样体肥大、软腭轻瘫、腭咽关闭不全、鼻咽闭锁、咽鼓管咽口损伤、手术后斜颈、嗅觉受损。罕见的并发症为寰枢关节半脱位和颈椎骨髓炎、消化道出血等。

家长会关心问题

腺样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切除后会不会降低孩子抵抗力?

答:研究表明,患者手术前后IgG、IgM、补体C3、C4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扁桃体切除后体液免疫和补体系统并未明显下降。腺样体对于全身免疫系统影响远不及骨髓和脾脏,在一定年龄段切除腺样体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其他器官的患病几率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小小的腺样体肥大,竟然会有这么多危害,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详情请咨询北方广电各营业厅

看电视就看有线电视

用宽带就用广电宽带

北方广电辽宁有线

客服

小编这么拼~支持下吧~谢谢

小多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北京中科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kszdh/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