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个慢性病,很多人都是多年的老病号,降压药已经吃出了经验。老病友一旦碰面,交流用药经验几乎是必选话题。年轻病友更是可以从身边老病友和网上云病友那里同时获得用药经验。

于是,不少病友会“自助”选药、吃药、换药。

可这样真的不合适!

不信?您看下面这个模拟场景。

小A最近几天测血压,发现高压都达到毫米汞柱以上,怀疑自己得了高血压,他询问了身边两个资深高血压患者——父亲老A和邻居老B。

老A

你是我儿子,遗传,我吃的降压药分你一半,直接吃吧。

我也是高压,我吃的药价格便宜量又足,降得可好了,包你管用。

老B

两位热心老同志都积极鼓励小A治疗高血压,这个必须点赞。

但是,关于用药推荐,他们想得太简单了。

是的,在门诊医生看完化验单之后,常常在几分钟内就能开出药物处方,看起来并不复杂,事实果真如此吗?

小A去医院挂了李主任的号,询问病情之后,李主任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

#1

患者35岁,挺年轻,突然发现高血压,会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吗?

常见的几种原因,比如醛固酮增多症、肾性高血压都得排除一下。

如果是,治原发病血压就能降下来了。

进行各项检查后,结果提示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2

既然不是继发高血压,什么是引起他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呢?是血容量过高、血管硬化还是交感神经兴奋?

小A比较年轻,工作压力有些大,经常熬夜。

和很多老年人单纯收缩压高、压差大不一样。小A不仅收缩压高,舒张压也高。

这样看来,他虽然有遗传史,但交感神经兴奋应该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3

这么年轻,如果不治疗,长期血压高,成年累月的高压负荷对身体太不好了。

他的降压目标可以稍微严格一些,老年人降到/90毫米汞柱就行了,建议他降到/80毫米汞柱甚至更低。毕竟年轻,只要能耐受,没有头晕等不舒服,严格一点没关系。

#4

小A患病时间不长,心脏、肾脏和脑血管都没有因为血压高出现问题,所以可选适合他的降压药先吃两周,如果血压降得不错,就继续。如果降压不达标,或者出现不舒服,再进行调换。

#5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对于小A的降压治疗也很重要。

他需要戒烟限酒,增加体育锻炼,积极减肥让体重达标。

得劝他改变生活习惯,放松心情,争取规律作息。

差点忘了,刚刚小A说自己睡觉打呼噜,这个得提醒他再去呼吸科或睡眠中心做检查。如果睡眠呼吸暂停严重,就要积极治疗。打呼噜的问题解决了,高血压也会更容易控制……

以上仅为“压缩版”医生内心活动,具体到药物选择、剂量确定等,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否则几十种降压药,拉个名单也要看半天。

总之,吃降压药控制高血压的人,无论是最初选择降压药,还是治疗过程中更换降压药种类和剂量,用哪个怎么换,都需要在大量专业知识的背景下,结合患者个人具体情况才能做出判断。做这件事情,只有专科医生最有发言权。而依据别人的经验自己买药治病,不仅不专业,还会暗藏健康隐患。

特别提示

01

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多,但高血压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小朋友的血压三岁以后就要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dhlzmb/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