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让你注意安全时,他们在说潇湘晨
社群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003/95869.html 自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年3月29日,是我国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校园之外, 生活中更要有安全意识 快来看看,这些安全要点, 你平时都有注意到吗? 一、防疫安全 1.开学前,学生应每日监测健康状况,如出现可疑症状,主动报告学校,并及时就医。 2.学生如有外地旅行情况,归来后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3.上学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 4.返校后,学生需每日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尽量减少外出,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5.勤洗手,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 6.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可用手肘或衣服遮挡。 7.在校期间,如需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应正确佩戴口罩,尽量缩小活动范围。 8.如果发现周围人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给老师或监护人。 9.养成良好作息。家长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时午睡,早睡早起。 二、交通安全 1.在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不追逐打闹、不低头玩手机。 2.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不得随意横穿。 3.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4.未满12周岁不能骑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车上路,不在马路中间骑车。 5.乘坐公共交通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在行驶的车上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 6.尽量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防止紧急刹车时,咬到舌头或食物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7.警惕汽车盲区,不要靠近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不要蹲在车前玩耍等,在家门口、小区内也不能放松警惕。 三、居家安全 (一)室内安全 1.不要太靠近窗户、阳台或者楼梯护栏,避免高处坠落。 2.不要玩电器设备,不要让电器沾上水,不能用湿手、湿布触碰电器。 3.远离脱落及裸露线头,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4.正确使用厨房用品,注意用气安全。 5.消毒剂等有害物品不得随意接触,更严禁食用。 6.遇上火灾及时逃生自救,不贪念钱财,及时报警救援。 (二)电梯安全 1.进出电梯的时候,先确认电梯到达了再行动。 2.进电梯后,站在安全的区域。不要靠门站立,以防电梯门突然打开。 3.不要将手放在电梯门旁,以防挤伤手指。不做危险的动作。 4.不要随意拍打、踢踹、蹦跳,以防电梯坠落。 5.不要随便按电梯旁边的按钮,以防电梯故障。 6.被困在电梯里,正确进行保护自身安全并寻求救援。 四、外出游玩安全 1.不要擅自到河边、水库、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滑冰等,到这些地方进行娱乐活动必须有家长陪同,防止溺水等事故。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2.警惕小区、公园等地区健身器材安全,不做危险动作。 3.注意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远离有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的场所,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做危险的动作。 4.不在空中架有电缆、电线的地方放风筝或进行球类运动。 5.观看比赛、演出或电影时,排队入场,对号入座,做文明观众。比赛或演出结束时随队而出,不可在退场高峰时向外拥挤。 五、报警与求救 1.遇到危险拨打。 2.发生火灾拨打。 3.生病、受伤拨打。 4.发生交通事故拨打。 5.夜间遇到意外时,可用强光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安全知识益终生 正确引导、耐心教导必不可少 愿所有中小学生 都能平安、健康成长 来源:辽宁日报、中国应急管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dhlzmb/11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语文疫情十大热点话题素材,教你如何运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