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鼾到底需要不需要动刀子
医院治疗打鼾,医生一检查,扁桃体发炎肿大挡住呼吸道了,切掉吧!腺像体发炎肿大挡住呼吸道了,切掉吧!鼻甲肥厚挡住呼吸道了,切掉吧!虽然是很小的手术,但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动刀子,哪个家长不是提心吊胆的。 医院,遇见打鼾就一切了之。这种“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做法倒也无可厚非,呼吸道不通,我把障碍清掉,这种西医的治病思路也对,但是有局限性。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呀,你把身上器官切下来之前,有没有评估下是失大于得,还是得大于失。 就拿扁桃体来说吧,扁桃体是一个免疫器官,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一道防御门户,可抵御侵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在萎缩之前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扁桃体爱经常发炎,因为它是最先和病毒、细菌做抗争的,它做抗争的过程就是它发炎肿大的过程,是通过牺牲局部保护整体,防治病邪长驱直入呼吸道深处。 它的地位就像咱们小区看门的保安,碰见小偷他得第一个上去。你不能因为他在与小偷搏斗的过程中受点伤,就把人家辞退掉,这不是黑心老板的行径嘛。所以,在手术治疗之前先采取保守治疗,实在不行再切也不迟。(这个比喻真好) 那何时选择保守治疗,何时选择手术治疗呢? 首先来说,打鼾,但未见发炎或发炎症状不明显的,都应采取保守治疗。 其次,急性炎症引起的打鼾,因为器官组织尚未发生增生,应先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消炎,炎症一消,鼾声也就随之而消。 再者,每年发炎、化脓(包括扁桃体、腺像体等各种组织器官)不超过四次,一般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最后,每年发炎、化脓超过四次以上,但药物能够控制炎症不扩散,且并没有打呼噜或只偶尔打呼噜的时候,也可以先保守治疗。 免疫组织器官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扁桃体12、13岁就会自动萎缩,腺像体6、7岁就会自动萎缩,有一位郑州的家长,孩子10岁的时候扁桃体经常发炎,一发炎就高烧,睡觉总打呼噜。去医院大夫让做手术切掉,母亲听了死活不同意,最后吃中药控制住了炎症和呼噜,结果到12岁扁桃体萎缩了。打鼾也没了,也不再反复感冒发烧了。所以,只要药物能控制住炎症和打鼾就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但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通过药物已经不能控制炎症和打鼾的情况下就只能弃卒保车,舍局部保整体。有些父母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做手术,但是孩子打鼾控制不住,最后影响到生长发育,经常发炎化脓,最后导致病毒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风湿关节炎,这就不值得了。小区保安变坏了,他领着别人去偷东西,你说是不是要辞掉。(这段也非常精彩,好好看看) 这就是为什么说:做手术之前要评估下是失大于得,还是得大于失。治疗打鼾,手术治疗不是最完美的办法,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它却是最有效的办法。 大家有什么育儿、小儿推拿的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提问哈!一般会直接解答出来,比较集中的会请儿科医生解答后在以后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dhhyy/5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zZzZ,居然不让我打呼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