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方舱医院的7天生活法治西安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医院吗?是透过屏幕,还是走近细看? 你会不会好奇,住在里面的人每天怎么生活。吃什么?能洗澡吗?怎么上厕所?聊些什么?最害怕什么? 一位住医院的病友,发来了一篇全记录,医院的日日夜夜。 入“舱”前 不久前,我曾以为自己战胜了病毒,但在嘚瑟了几天后…… 啪~脸真疼~ 我自身的症状确实是已经消失了,直到发文的今天,从来就没有反复过,一直都很正常。 但这个病毒狡猾在,虽然我好了,可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我仍然可以传染给别人。 在我还发烧的时候,我上报了情况。症状全部消失后的第5天,社区打电话通知我去做核酸检测。当时我想着,反正已经好了,做不做无所谓,既然通知了那就去吧。 没想到,2天后结果出来,是阳性!完全出乎意料! 据我了解,核酸检测可能会因为试剂质量、取样位置、取样位置的病毒浓度、人员操作等原因出现假阴性。但如果结果是阳性,结果基本就确定了。 这意味着,即便我症状消失已经5天,但我仍携带着病毒,仍具有传染性。(这一点大家要格外注意,症状消失了,自身已经好了,不代表可以解除隔离。) 核酸结果出来的那天,社区安排我去了隔离酒店。 那是一家快捷酒店,供应一日三餐,每日4次量体温,没有其他医疗服务,个别药品可以申请提前发放。 隔离酒店其实就是单独的隔离空间,酒店服务是没有的。如果缺生活用品,可以叫代购,或者让家人送来。 我所在的酒店隔离点由新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名工作人员管理。我想感谢她们,她们为患者做了太多太多。 没住几天,工作人员通知我,核酸确诊了的人需医院。 初印象 13日中午,疾控中心派车接我,车上还有3个人,医院的。 塔子湖方舱即江岸方舱,由塔子湖体育馆改造而成,可容纳人。 下车后,门口有个帐篷,进来以后先登记、填表,再领取患者手册。患医院功能及收治流程的详细介绍。 塔子湖体育馆被分成A、B两个大区,每区又分为诸多小隔离段,男女分开。 我登记完,跟着护士来到了床位,床上有电热毯、枕头、一床薄被子、一床厚被子。 不一会儿,有护士来询问我的基本情况,如“有什么症状、有没有其他疾病”等。此后,他们为我测量体温、血氧、心率。 这是每个人发的物品: 摆开来看,有牙刷牙膏、水杯、卷纸、抽纸、香皂、接线板、保温壶、充电器、眼罩耳塞、小台灯、拖鞋、毛巾、盆子,一共10多件: 收拾完毕。我来的时候刚好是中午,护士送来了中餐:葱烧基围虾、腊肉笋子、莴苣烧鸡、豌豆玉米,外加苹果一个,伙食不错。 吃饱喝足以后,我开始了对方舱的探索。 方舱探索篇 现在,有请凭感觉“出炉”的塔子湖方舱“镇楼”平面图! 跟着平面图,从入口开始,Let’sStart! 进入舱内,首先看到的是图书角。塔子湖方舱一共有3个图书角,进门这个是最大的。(平面图星标) 右边是一排空调,温度设置在28℃。场内还有很多这样的柜机,13日当天天气还好,里面并不冷。我晚上睡觉时没开电热毯,盖厚被子感觉略热。 继续往前走,这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医护工作站,左右两边是隔断的病床区。 再往前走,靠近护士工作站,右手边是一排开水机和微波炉,还有分类垃圾桶。(平面图椭圆标) 若干椅子被放在工作站外围,供医护人员暂时休息: 防护服上写着,“加油!王媛媛!” 工作站背面、床位区门口,有一排轮椅,提供给行动不便的人: 接下来是我所在的这个床位区,空间很大,部分屋顶是玻璃材质,可以看到天空,视野很开阔。我“入舱”时,塔子湖方舱才刚刚开舱,有很多空床位。 接着往右走是一个连廊,两边有床位,这里稍冷一些。 往前走,左手边有放了很多电脑的房间,活捉一枚看书的小哥哥,书名是《现代礼仪大全》: 塔子湖方舱分为A、B区,上面的区域是B区,过了这道门就是A区了: 进去后左边是护士站,右边开水区: A区的床位: 从A区出去,就是简易移动厕所和洗脸池: 厕所数量足够,任何时候去都不需要排队。 洗脸池中流出的是热水。洗漱高峰时会有点供应不上。可以错峰去。 塔子湖方舱就全部溜达完了,唯一不足就是没有洗澡的地方。对核酸一直未转阴、需要长期住在这里的人来说,这挺不方便的,希望可以完善。 方舱生活篇 01、方舱的餐食 方舱每天的伙食都不错。 早餐一般是面点、鸡蛋、牛奶,午晚餐是3荤1素,外加一碗汤或一个水果。如果没吃饱,可以找护士再要一份。 偶尔还发个零食: 02、入住方舱的人们 按照患者手册上写的收治标准,加上我这几天的观察,方舱内目前收治的患者多半与我一样,没有什么症状,但核酸检测是阳性,还具有传染性。 我所在区域内曾有个大姐高烧不退,医院治疗了。还有个婆婆因为一直胸闷,没两天就转院了。方舱的医疗通道还是很畅通的。 大家会自发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每天都会练舞的姐姐,动作特别专业和优美: 写毛笔字的大叔,沉心静气: 织毛衣的大姐: 看书的人们: 每天大厅都会分时段响起广播,播一些防疫知识宣传和相声小品等节目。然后我发现,只要是放音乐,叔叔阿姨大哥大姐们就开始跟着节奏摇摆起来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第四天的时候,“民间艺人”们终于聚集在了一起,组成了一支支舞蹈小方队。瞧瞧,咱离胜利大会师的广场Party还会远吗? 出太阳啦,大家跑到外面去晒太阳,活动活动: 03、我的方舱生活 晚上,场馆里的灯不关,但是我们被发到了遮光眼罩,所以影响不大。 14日晚上,天气预报明天要降温下雪,当晚就给大家发了棉袄。 还记得一开始发放的物品里,有个小台灯吗?这里晚上不关灯,我一直纳闷发这个干嘛? 直到第二天晚上,看到大姐们拎着到处走,我才发现,原来是晚上去上厕所的时候用的。简易厕所内无法装灯,门一关就全黑了。 我起初不太理解,小台灯跟手机电筒没区别,还要一直拿在手上。若是手机,还可临时放在荷包里,大家为何不直接带手机去上厕所? 直到我看见一个小哥哥的神操作,当时没来得及拍下来,我来演示一下。 台灯的灯杆是可以弯曲的,挂在脖子上,解放双手,行走的移动光源有没有!这才是带着台灯上厕所的正确打开方式嘛。 进来的第三天中午,核酸检测设备到了,方舱患者可以直接在舱内做检测了: 第四天,制氧机到了,CT机也在调试中。 晚上发了抗疫心理自助手册,大赞!这个时候,对病人也好,对医护人员也好,心理疏导很有必要。 04、我接触的方舱工作人员 塔子湖方舱里,来自天津的医护人员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北。我所在的B区,基本由天津的团队负责。 我特别喜欢她们带卷儿的普通话,很亲切。从这几天的相处和观察看,她们每个人都主动照顾患者,为患者考虑要做些什么,真的很感谢她们! 交接班进行时: 帮助病人们: 来自张家口医护团队的灵魂画手,热干面,大家看出来了吗? 交完班的医生护士们排队等待着出隔离区,依次处理身上衣物: 每个医护人员都在外层防护服胸前或背后,用笔写上从何地、何医院而来,是医生还是护士,并落上姓名。 我发现,他们每个人做完全流程,至少需要10分钟。交完班的医护团队至少需要1个小时才能全部走出隔离区。跟护士聊天得知,她们全部搞完、回到酒店,实际需要2个小时。 清洁人员在每天的三餐时间过后,都会更换垃圾袋、清理地面积水、清扫地面污渍。 厕所清洁: 电工师傅刚处理完一处电路故障: 病区消毒: 在我来的那天晚上,一个医生提着电暖炉走了过来,我跟在他身后。 一开始我以为他给某个病人送,原来他给室外帐篷里的医生送,就是我进来时登记填表的地方。这么冷的天,护士们一直坐在外面做入舱登记工作。 15日,武汉飘雪后的方舱外。 应该是在方舱门口执勤的工作人员,堆了个小雪人放在防护栏上,莫名觉得好可爱。 05、破冰之旅 17日中午,在天津医护团队的策划下,一场生日聚会隆重举行了,寿星们是全舱2月份生日的病友。 超大尺寸的名牌蛋糕,每个寿星单独发放8寸蛋糕。 下面是生日聚会的记录图片。 人是群居动物,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外,精神需求也必不可少,身处武汉的人们和医护工作者尤其如此。 此次疫情、方舱模式,对医生、病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未知的。 生日聚会像一次情感的破冰之旅,拉近了距离。医生不再是病友不舒服时才叫的人,病友也不再担心会不会让医生觉得没有照顾好他们。 生日聚会之后,当天晚上,开水区旁。由于洗脸池在外面,有些人在开水区洗漱,导致地上积水泛滥。护士多次劝阻,但效果不明显。 一位热心的大妈主动接过护士手中的喇叭,拖了凳子过来坐定,一连串气势恢弘的武汉话脱口而出。 “勒里滴开水是接到huo滴,不是洗口用滴,洗口到外面克洗,把个水泼到地哈到处是滴,黑死个人滴。再说一遍,这里不紧泼水,要洗到外头克洗!”(这里的开水是接着喝的,不是刷牙用的,刷牙去外面刷,把水泼在地上到处都是,吓死人。再说一遍,这里不准泼水,要洗漱去外面!) 比起护士的温柔提示,大妈威力十足。 生日聚会第二天,由舱内的病友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建立起来了。志愿者们帮助护士给各个区域的病友发放餐食: 护士和上文提到过的每天练舞的姐姐教志愿者们跳舞,等音响到货,广场舞就搞起来了,我这个区的婆婆们都跃跃欲试了。 舱内有很多消毒洗手液,护士教志愿者团队七步洗手法,再由志愿者们教给身边的人。 方舱就像是临时组建起来的社区,大家都参与到日常工作中来,舱内氛围随之活跃起来。 06、一些闲聊 护士坐着休息时,我跟她们聊了一会儿。 医院来的护士跟我说,她们每次进来就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虽然6小时一班,但前后穿脱衣服很费时,交班后两小时才能回到酒店,然后才能吃饭。 医院的医生说,她们第一次做这种形式的救援,一切都是在慢慢摸索、一边做一边完善。她们让我收集周围人的意见,看哪些流程环节还可以改进,问我们喜欢什么娱乐活动,她希望这里变得越来越好。 对了,她就是那个策划生日聚会的人。 多说一句,医护们有个共同的小困扰:方舱里年纪大的人说的话,他们不是太能听懂。(笑) 每日流程篇 医护人员每个团队隔一天排一次班。每天4班倒,6小时一班,交接时间依次为8点、14点、20点、2点。 交接班时,医生们非常忙碌。如果有事要找医生护士,最好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 护士每日查房时间分别为6点、9点、16点、22点。(大致时间) 10点左右会有医生过来巡视,询问病人情况。 上图是每天的例行巡检,如果有症状严重的病人,比如高烧不退,医生和护士会很频繁地单独过来询问情况,若一直不见好转,则会安排医院。 每日三餐的送餐时间分别是7点、12点、18点。(大致时间) 下面是每日的流程图,更加直观。 一些碎碎念 医院,并不是搞几个隔断、摆几张床就行。让它运转起来,也不是收一些病人、派几个医生就可以。 短短的时间内,让容纳医院,建成并有条不紊运转下去,且日臻完善,离不开多方人力物力的协调支持。 从没有广播,到餐点广播,再到平常时段也放点歌。从只有基本生活保障设施,到有空气消毒净化器,再到发放针对疫情的心理辅导书籍。 从只有正常的餐点,到增加发放零食。从只有隔离居住功能,到可以进行核酸检测,以及可以做CT。 从每天只有吃饭睡觉,到活动越来越丰富。一切都在慢慢地越来越好。 从我进来直到发文的前一天,方舱变化轴线如下: 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病毒,隔离在这里只是为了让疫情更快被消灭,社会更早恢复正常运转。 住方舱当然比不上住家里,但只有和医护人员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尽快打赢抗疫战争!我们每个人都是抗疫的一分子。 截至发文,我才知道塔子湖方舱二楼的病区也开放了。从进来到现在一直负责我们区域的天津医护人员都调到二楼去了,大家都非常非常舍不得。争相邀请医生护士们疫情过后到武汉来玩。 一个婆婆说,“不要你们钱,全部费用我们包了!” 我的眼睛湿润了。 文章来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dhhyy/12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把使用过的口罩放大1000倍,才发现
- 下一篇文章: 我想试试你的口罩颜色这届孩子戴口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