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各大中小学正逢开学季,返校师生短时间内的大量聚集,给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作为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正是其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常引起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呕吐、腹泻疫情。那么,诺如病毒“狂飙”季,学校如何应对?家长如何安心?

诺如病毒“狂飙”的原因

1.致病能力强

诺如病毒的感染性极强,只要少量病毒颗粒,就可以感染很多人。因此,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容易出现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

2.感染途径多

病毒极易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传播,除此可经食物和水传播。

3.不挑人

诺如病毒具有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会感染。

4.病毒求生欲强

0℃‐60℃的温度范围内可存活,普通热水无法烫死诺如病毒。75%酒精、免洗洗手液无法灭活诺如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在水中存活2个月以上。

感染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呕吐、腹泻、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感染后多在48小时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故也称之为“冬季呕吐病”,其中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居多。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多为轻症,病程短,病程一般2-3天,预后良好。

学校如何应对?

1.打有准备的“仗”

学校、托幼机构应每日使用湿式拖把拖地,经常对教室门把手、桌椅表面、玩具、教具等进行预防性消毒。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10-15分钟,通风时间可选择在下课时、午休时和放学后。如果教室有发病学生逗留过,需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并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人桌椅,抹布用流水冲洗,洗净后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方可重新使用。

划重点:在气温较低的寒冷天,注意通风时避免学生因此受凉。

2.呕吐物、排泄物消毒

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常见于学校储备的呕吐物包),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再用含有效氯mg/l消毒剂溶液对呕吐物污染的地面、桌椅、墙面等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至少15min,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消毒2遍,后用清水擦(拖)拭干净。最后清洁时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应记得消毒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划重点: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含氯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最常用。接触过污染物的手,可用0.5%碘伏液(含有效碘mg/l)涂擦,作用1~3分钟。

学校及托幼机构应落实晨检、巡检和因病缺课病因追踪、消毒工作,发现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要求疑似患病学生应联系家长送医或陪同就诊,症状轻者回家隔离。上学前学生在家中一旦出现频繁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不可带病上学,居家休息。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校内一旦出现聚集性发病和突发疫情时,应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置。

家长如何安心?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厕后、饭前饭后、制作食物前均需清洁手部,防止病从口入。大人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各类病毒感染和控制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气溶胶传播是发生诺如病毒聚集性暴发的一大原因,因此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毒的传播。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勤通风;开窗可在上午9~11时或下午2~4时,每次不少于15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居家环境及卫生家庭环境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内垃圾要做到及时清理。

划重点:酒精和免洗手消毒液对诺如病毒无效,不可代替洗手。

2.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

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控制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防止受凉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划重点:天冷也要适当锻炼,增强孩子自身免疫力。

(来源:区卫生健康委)

编辑:陈锦源

    

上观号作者:上海崇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andezhiliao.com/dhhyy/12539.html